6月6日,由海油工程自主設計、建造和調試的首套深水水下多功能管匯系統在天津正式交付,標志著海油工程海洋油氣水下生產裝備自主研發、設計、制造和測試技術取得重要突破。 水下管匯主要分布在海底的井口群之間,具有匯集井口油氣、分配電力及液壓、進行水下控制和監測等一系列重要功能,被喻為水下“油氣樞紐站”,是深水油氣田開發的核心技術裝備之一,承擔著將深海油氣匯集起來輸送到“加工中心”——海上平臺的重要作用。 自2019年以來,海油工程攻克了控制系統集成、復雜水下結構物三維設計、控制及監測設備ROV(水下機器人)操作設計、接口匹配性設計等一系列技術難題,并整合國內優勢科研資源,成功實現水下液動閥門、連接器、多相流量計等多種關鍵部件的自主研發和制造,按國際行業先進標準要求完成了產品的型式試驗及認證,經過國際權威第三方挪威船級社現場見證,多項關鍵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。 本次交付的多功能管匯內部集成了水下分配單元、控制模塊、路由器等11臺自研關鍵控制和監測設備,將應用于中國海油東方氣田群開發。
|